逸仙课堂·通识课程辅导 第30期丨中外知名水工程的“C位”担当
2023年9月11日至1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和国际水资源学会主办的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世界水资源大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
从大禹治水到诺亚方舟,中外古老传说都离不开水。世界文明是因水而生的文明,水文化是人类古老且与时俱进的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元化的浪潮中,中外水文化的比较研究,为我们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历史经验、夯实了文化基础,对中华水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期“逸仙课堂”,新葡的京集团8814冯翠杰副教授带我们走进《中外水文化》通识课程,通过古今中外大型水利工程,了解中外水工程对世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有如何重要的作用。
授课老师
冯翠杰,新葡的京集团8814“百人计划”副教授,硕士导师,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国际研究学者,研究领域为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在水处理领域知名期刊如Water Research、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和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文章30余篇。主持参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欧盟玛丽居里、米兰理工大学PIF、荷兰科学院设立的SIAM Gravitation和STW等多个项目;担任SCI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青年专家组成员、《Archaea》客座编辑和多个知名期刊审稿人。
课程介绍
本课程以水工美学的视野从基因学、哲学、河流、工程、建筑、 诗歌、绘画、园林、雕塑、音乐等领域对中西水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外水文化发展的基本原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实现“价值引领+能力提升+知识传授”三维目标的同步生成,同时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水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引导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
图书推荐
《中外水文化比较》
刘冠英 编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K928.4/67
本书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四个层面,通过河流文化、水工程文化,以及文学、艺术、哲学等范畴深入剖析和呈现中外水文化的异同和相互借鉴之处。本书适合水利行业职工、水文化研究学者、社会大众阅读,是“中华水文化专题丛书”分册之一。
《酌水知源文化源流与民族精神》
国家图书馆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C955.2-53/30
本书以追寻中华文化渊源与解读民族精神为主题,通过汤一介、张岂之、李学勤、王蒙、樊锦诗等专家学者的笔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生动的事例,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阐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根脉,展现了数千年来民族精神的璀璨与力量,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凝聚民族精神中的作用,对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Water 4.0》
(美) 戴维·塞德拉克 著
徐向荣等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TU991/58.2
本书通过讲述过去2500年里城市水系统发展过程中三次重大变革的故事,引导人们思考在不久的将来如何重塑现代城市水系统。“水1.0”,迅速崛起的欧洲城市复制了由古罗马人首建的管道系统和排水沟,使人们可以在人口稠密的城市里生存。饮用水的处理作为第二次变革,即“水2.0”,遏制了城市扩增导致的水媒疾病(如霍乱和伤寒)。第三次城市水系统变革,即“水3.0”,以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水系统的典型特征出现,避免了从城市下水管道流出的污物对下游地域造成的麻烦。当下,人口持续增长和气候异常变化使城市水系统面临新的挑战,人类必须进行第四次城市水系统变革,即“水4.0”。作者提供的业内人士如何看待现行水系统的独到眼光,为我们在将来城市水系统变革中做出明智决定提供了帮助。
《图说水利名人》
任红 等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K826.16/222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治水传统的国家,在长期实践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这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也是引领和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提到水利名人,你想到了谁?是三过家门不入的大禹,还是引水都江堰的李冰?本书是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的其中一本,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与水利有关的名人,展现了他们的奉献精神、治水思想、光辉业绩,这些都是水文化的重要体现。
《中华水文化通论》
靳怀堾 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K928.4/72
本书探讨了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精神形态水文化的丰富内容,并从横向拓展角度对水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水文化在水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水文化的传播作了深入研究。该书还从纵向历史维度着眼.探讨了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面向世界的眼光介绍了视野中的水文化。这本书可作为学校水文化教材、水利系统学训用书,也可作为社会读者的理论读物和文化研究者的学术参考书。
逸仙小课堂
水工程是指建设、维护和管理与农业、工业、生活等用水有关的工程和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防灾减灾、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有着重要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有代表性的中外水工程。
灌溉工程
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是全球人工湿地典范,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于2013年入录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拓展阅读
《哈尼梯田记》
罗涵 著丨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
索书号:J423/72
本书由27组专题图片故事、610张充满张力的摄影作品、90篇21万字短小灵动的诗意散文组成,被著名人类学家邓启耀誉为“一部厚重的图文专题摄影集,堪称哈尼族的一部百科全书”。
哈尼梯田记部分作品欣赏
哈尼梯田记部分作品欣赏
哈尼梯田记部分作品欣赏
中国都江堰
都江堰是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推动源泉,创建于先秦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两百多年历史,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都江堰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扫码观看CCTV《解码科技史》栏目,了解历久弥新的都江堰。
荷兰贝姆斯特圩田
17世纪早期,由于海水和海风的侵蚀,荷兰政府为应对可耕地大量短缺的严峻局面,于1607年决定排干贝姆斯特地区的水,来扩大耕地面积。1612年土地复垦工作完成,新的土地低于海平面3.5米,由肥沃的粘土组成。土地被分割成一个一个长方形的格子,这种样式也反映了17世纪人和生存环境和谐关系的理想模式。它保留了当时规划良好的乡村景色,田地、公路、运河、大堤都呈现出古老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景象。它于1999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引调水工程
中国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一项运营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抽调中国江淮流域的水资源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旨在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它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总投资预计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工程由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组成。截至2021年初,南水北调工程已累计调水超过400亿立方米。
随着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持续推进,中国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描绘国家水网壮美画卷,谱写治水调水新篇章。扫码观看CCTV《大国基石》 第11集“天河筑梦”,了解详情。
法国加尔水道桥
加尔水道桥位于法国南部的加尔省,是一座古罗马时期的水道桥,全长约360米,高度约49米,是世界文化遗产。它建于公元前19年至公元9年间,是为了将水从泉源运输至当时的罗马帝国省会——南部城市尼姆,供应城市的饮用水和浴池水,为古罗马水道建筑的代表之一,由三层拱桥构成,中间一层为六个大型拱门,两侧各有35个小拱门,可以通过水道将水从源头引入尼姆城。
防洪工程
中国黄河大坝
黄河大堤是中国黄河流域内修建的一条长达800多公里的堤防,是世界上最长的防洪堤之一。黄河大堤自东向西贯穿黄河流域,跨越了山西、河南、陕西等多个省份。整个工程包括堤防建设、排涝工程和水闸建设等。大堤的基础采用了夯实的黄土和混凝土材料,其高度平均在10至15米之间,最高处可达到30米。黄河大堤是中国现代水利工程的重要代表,被誉为“中国工程史上的世纪工程”。
拓展阅读
《黄河变迁史》
岑仲勉 著丨重庆出版社
书号:K928.42/34.3
本书是一部研究黄河变迁历史的著作。作者广泛搜集历朝史志中关于黄河的史料, 并参考私家的著述, 对其进行细致的梳理和辨析, 基本弄清了元代以前黄河河道变迁的问题, 并对历代治河经验予以评判总结。该书是一部在水利学界与历史学界有重大影响的著作,曾被列入“中国水文大事记”, 并被誉为“系统研究黄河问题的一部巨著”, 受到了李约瑟等海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至今国内一些学者仍把本书列为历史地理学方面的必读参考书之一。
世界超级工程
中国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始建于2009年,于2018年正式通车。大桥主体工程实行桥、岛、隧组合,总长约29.6公里,穿越伶仃航道和铜鼓西航道段约6.7公里为隧道,东、西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蓝海豚岛和白海豚岛),犹如“伶仃双贝”熠熠生辉;其余路段约22.9公里为桥梁,分别设有寓意三地同心的“中国结”青州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海豚塔”江海桥,以及扬帆起航的“风帆塔”九洲桥三座通航斜拉桥。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
中国深中通道
预计于2024年正式通车的深中通道,是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受到航运、防洪、航空限高、海洋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它成为全球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交通工程之一。
4K科学工程纪录片《深中通道》记录了这项超级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全方位、宽视野、深挖掘这项超级工程背后的精彩故事。影片聚焦超级工程背后应用的高新技术、大国重器;记录交通建设者用汗水与智慧造就的建设奇迹,展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居民因桥而通达,因基建而改变的美好生活;见证新时代交通建设成就和中国高质量发展步伐。